以下内容根据知乎用户-老肖回答内容总结而成

1. Overview

  • 背好了单词不意味着就可以,只是入门
  • 需要注意限时练习
    • 当正确率在60%-70%,可以尝试初期的限时:1 section给50-60min
    • 当在前者限时情况下正确率在60%-70%,可以尝试初期的限时:1 section给40min
    • 当在前者限时情况下正确率在60%-70%,可以尝试初期的限时:1 section给30min

2. 词汇

1. 词汇量要求

知乎link 词汇量(X)-成绩提升帮助(Y)是log曲线

2. 词汇背诵

知乎link

3. 我自己的词汇背诵方法

  • 考满分3000.
  • 300背诵(当天) + 300复习(前一天的)+ 急速背诵300词(当天)
  • 重点在于词汇巩固的时候,需要注意不要急着翻开牌子,先看英文自己思考中文,这个过程个人感觉才是真正记忆效果最好的。实在想不起来了再翻牌子。

3. 备考流程

知乎link

  1. 了解基本情况
    • GRE分数: V: 170, Q: 170, AW: 6.0
    • GRE题目数量
      • 5个section:VQVQV | QVQVQ (分别是有V加试orQ加试) 每个section有20题, 共计100题。其中V是30min,Q是35min
      • 2篇作文(60min)
    • GRE考试题型
      • Verbal(20题)
    • 填空(10题)
      • 单空
      • 多空
      • 6选2(一般同义词会有2~3组)
    • 阅读(10题,篇数不确定)
      • 短阅读(2题)
      • 中阅读(3题)
      • 长阅读(4题)
      • 阅读逻辑单题(1题) - Quantitative(20题)
        • GRE考核侧重点 => 逻辑思维
          • 繁中抽简:繁琐信息中找到简单线索
          • 灵活自由:用易于理解的思维去解析英文,结构是可以变动的
  2. 背诵单词 生词本+单词书
  3. 第一周~第二周 300词背诵(2h)+昨天300词巩固(一遍过,1.5h),包括休息,共计4h
  4. 第三周 巩固词汇 + verbal逻辑练习
    • 填空(完成14个section)
      • 基础取同逻辑
      • 基础取反逻辑
      • 程度逻辑
      • 方向逻辑 + 双逻辑(难且少考,可以不考虑)
    • 阅读(完成49篇)
      • 整体逻辑:整体架构 + 中心主旨
      • 关系逻辑:逻辑线条 + 逻辑链(功能题 细节题 多选题)
  5. 第四周~第五周 巩固词汇 + 强化逻辑思维训练
    • 填空(完成42个section) 这些都是中等以及高难度,需要保证高质量的练习
    • 阅读(完成147篇) 注意长阅读的练习。被虐很正常
  6. 第六周~第九周 词汇巩固 + 逻辑巩固 + 作文|数学|限时练习
    • 填空(每天3个section)
    • 阅读(量翻倍) 在把握好前面的逻辑的基础上,对剩余的逻辑单题集中训练 注意错题归纳
  7. 作文
    • 3.5-4.0对于理科生够用了
    • 6-10篇就够用。重点在于学与模仿。
    • 安排:
      • 抽取一天进行GRE作文方法的学习
      • 练习写作提纲(《作文大讲堂》 《作文5.5》)。不用看完,但是自己一定要多写提纲,其是对于一个人逻辑思维的展现。
  8. 数学
    • GRE数学真题(记得背一些数学专有名词)
    • Magoosh

4. 填空方法论

知乎link

  • 删减思维体系:
    • 填空(逻辑删减法,程度差异法)
    • 阅读(三段论)
    • 词汇(广义辨析法-18组必考词汇)
  • 基本概念:
    • 主体:填空题干的主要描述对象
    • 副体:主体的属性(或者说是特点)
  • 做题流程
    1. 看选项
      • 如果是六选二:选项里会有2~3组同义词,答案只能是其中的一组。且可以根据这些同义词判断题意,且在接下来看题的时候,若有和选项相关的词就要注意。
      • 如果不是六选二: 根据选项判断题意,且在接下来看题的时候,若有和选项相关的词就要注意。
    2. 扫信号词 + 重复
      • 信号词:找转折、对比、否定、并列、因果等等信号词。
      • 重复:比如重复的主体(也有可能是对立的主体,比如tenuous connections & strongest bonds)、副体。
    3. 位置对应:缺副体,就去找副体。最后结果根据(主体是否对应 × 信号词)来决定跟对应位置的词是相似还是相反。

5. 阅读方法论

知乎link

  • 三段论(最终目的是让你会出题)
    • 逻辑架构(如何出、并且解决主旨题)
    • 逻辑线条(如何出、并且解决所有其他题目)
    • 核心句筛选跳读
  • 题型介绍
    • 主旨题(5选1)
    • 细节题(5选1)
    • 多选题(3选N,N=1, 2, 3)
    • 功能题(5选1):文中提到了×××,这是为了什么/有什么作用/为什么这么重要/功能是什么…
    • 选句题:在某一段选一个句子,句子要符合××要求
  • 逻辑架构:以九种核心必考结构来分析文章的中心目的,上考场就只需要匹配就可以了。
    • 描述了一个事件(事物)

      苹果是青色的,在没成熟的时候 For example ××× 这是因为 ××× 架构:描述了关于苹果颜色的事情

    • 描述了一组对立阵营(没有作者态度)

      A断言: 苹果是黑色的 但是B不认可A,B认为苹果不是黑色的,因为××× 此外,B表明:苹果其实是红色的 架构:描述了一种对立阵营

    • 描述了一组对立阵营(作者支持一方)

      A断言: 苹果是黑色的 但是B不认可A,B认为苹果不是黑色的,因为××× 事实上,苹果其实就是红色的 架构:描述了一种对立阵营(作者支持B)

    • 描述了一组对比阵营(没有作者态度)

      A断言:在政府注重创业发展的情况下,国家经济会产生较好的进步。 而B认为:注重教育发展,会产生更大的进步 架构:描述了一种对比阵营(没有作者态度)

    • 描述了一组对比阵营(作者支持一方)

      A断言:在政府注重创业发展的情况下,国家经济会产生较好的进步。 而B认为:注重教育发展,会产生更大的进步 事实上的确如此,在教育高度发展的社会,国民知识素养普遍较高,会体现出更大的个人价值及经济价值 架构:描述了一种对比阵营(作者支持B)

    • 描述了一个观点,并且反对这个观点
    • 描述了一个观点,并且支持这个观点
    • 描述了一个观点,并且修正这个观点
    • 描述了一个观点,并且对比这个观点
  • 逻辑线条:根据文章的思路逻辑,串联出几条核心的逻辑线索,这个逻辑线索就是逻辑线条,共有五种模式。(主要解决细节题、功能题、 选句题、多选题)
    • 两个对立线条
    • 几个争议线条
    • 一个描述线条
    • 几个时间线条
    • 两个对比线条
    • 利用逻辑框架中的例子来梳理:
      1. 没有作者态度的文章处理思路

        A断言: 苹果是黑色的 但是B不认可A,B认为苹果不是黑色的,因为××× 此外,B表明:苹果其实是红色的 对立线条1:A + 黑色 独立线条2:B + 不是黑色 + 红色

    逻辑线条其实就是每个核心句的核心点。当我们罗列出所有的逻辑线条之后,下一步就是用逻辑线条出题以及解题了。

    • 第一题:文章中提到的A,下列哪个是正确的?(细节题) 正确答案1:A认为是黑色(同线条预判) 正确答案2:A不认为是红色(对立线条预判) 正确答案3:A是不被B所认可的(对立线条预判) 一般情况下,题目都会有五个选项,并不是说这三个正确答案都必须出现,或者综合出现在某一个选项中,而是仅仅出现一条。那么下面可以以出题人的角度来拟一道细节题: 文章中提到的A,下列哪个是正确的? A:A认为苹果是红色的 B:A提出的观点,是B所认可的 C:A认为苹果是黑色的 D:A不认为苹果是黑色的 E:A认为多吃苹果对身体有益 选C。还能怎么出选项,以此类推。
    • 第二题:文章中提到的B,下列哪个是正确的?(细节题) 类似上↑ 如果出一个较难的细节题,一般会综合起来出
    • 第三题:文章中提到的苹果颜色,下列哪个是正确的?(细节题)
    • 第四题:文章中提到的×××,是为了什么?(功能题) 注意:这里的×××,是文中“因为”后面的××× 既然×××是在B观点的后面,又没有任何取反信号词,那当然是在解释说明B的观点,尤其是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很明显的标志“因为”,但其实哪怕没有这个标志,也是在解释说明B。 正确答案1:解释说明/支持B的观点(宏观逻辑角度) 正确答案2:解释说明前文提到的观点,这个观点是“苹果不是黑色的”(微观逻辑角度) 次要正确答案:质疑了前文中A的观点 这里需要千万注意:任何一个东西的功能都是有主次之分的,所以像功能题,我们要优先考虑主要功能,如果选项中没有主要功能,再回头选次要功能。 那么下面可以以出题人的角度来拟一道细节题: 文章中提到的**,是为了什么? A:支持A的观点 B:支持前文中的理论,这个理论认为苹果是黑色的 C:质疑了B的观点 D:解释说明了B的观点,这个观点受到了学者们普遍的质疑 E:解释说明了某个理论,这个理论不认为苹果是黑色的 答案选E,像D这种无中生有的错误选项,在GRE中经常出现,给你一半正确的,另外一半瞎胡扯(受到学者们普遍的质疑,文中根本没有提到)当然,除去以上的出题方式,还有其余的,只要围绕着逻辑线条不跑偏即可,比如:文章中提到的B,他的功能是什么?等等……关于这些题目,可以以此类推。
    • 第五题:文章中提到的A,下列哪个是正确的?(多选题) 正确答案1:A认为是黑色(同线条预判) 正确答案2:A不认为是红色(对立线条预判) 正确答案3:A是不被B所认可的(对立线条预判) 一般情况下,多选题会给出三个选项,像这道题的预判答案就足足三个,所以就完全可以出三个选项都是正确的题目。如果稍微阴险一点,可以稍微变一下,给出两个正确的,一个错误的。
    • 第六题:请选出一个句子,可以解释说明B的观点(选句题) 正确答案:因为×××
    • 第七题:请选出一个句子,表现出A所受的质疑(选句题) 正确答案:但是B不认可A,B认为苹果不是黑色的,因为××× 其实不难发现,选句题也完全是由细节题、功能题改编而成,所以也算是一种另类而贱贱的细节题、功能题
    1. 有作者态度的文章处理思路

      A断言: 苹果是黑色的 但是B不认可A,B认为苹果不是黑色的,因为××× 事实上,苹果其实是红色的 对立线条1:A + 黑色 独立线条2:B + 作者 + 不是黑色 + 红色

    第一题:文章中提到的A,下列哪个是正确的?(细节题) 正确答案1:A认为是黑色(同线条预判) 正确答案2:A不认为是红色(对立线条预判) 正确答案3:A是不被B所认可的(对立线条预判) 正确答案4:A是不被作者认可的(对立线条预判) 注意:出现了第四个答案,因为对立线条2多了一个,自然和A对立的人也就多了一个,那么预判当然也要多一条,切记围绕逻辑线条思考问题。逻辑线条产生变化,紧接着的题目、正确选项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。 那么下面可以以出题人的角度来拟一道细节题: 文章中提到的A,下列哪个是正确的? A:A认为苹果是红色的 B:A提出的观点,是B所认可的 C:A提出的观点,是作者所反对的 D:A不认为苹果是黑色的 E:A认为多吃苹果对身体有益 选C。同样的题目,可以换一种作者的思路出,这也是和“没有作者态度”文章的一个较大的区别 第二题:作者如何看待文章中提到的A?(细节题) 正确答案1:作者认为A的理论是不对的(宏观逻辑角度) 正确答案2:作者不认为苹果是黑色的这个理论是正确的(微观逻辑角度) 同样在问A,但是一旦加了作者的前提,答案就会完全不一样,所以千万注意文章中是否含有作者的观点,同时也要千万注意题目是否在问作者的看法。 那么下面可以以出题人的角度来拟一道细节题: 作者如何看待文章中提到的A? A:A认为苹果是黑色的 B:A提出的观点,是B所认可的 C:A提出的观点,是作者所反对的 D:A不认为苹果是黑色的 E:A认为多吃苹果对身体有益选C。 像A这种易错选项,在GRE中也是经常出现,选项本身并没有问题,但是答非所问。碰到这种问你作者观点的题目,就只看作者的那个逻辑线条。 第三题:文章中提到的B,下列哪个是正确的?(细节题) 第四题:作者如何看待文章中提到的B?(细节题) 第五题:文章中提到的苹果颜色,下列哪个是正确的?(细节题) 第六题:作者如何看待文章中提到的苹果颜色?(细节题) 同样的题目,可以根据逻辑线条出很多,以此类推。在功能题、选句题上面,影响不大,这里不再废话了。以上用对立逻辑为例子,详细讲述了一下如何使用逻辑线条剖析出题、解题模式关于另外一些:对比逻辑、修正逻辑、描述逻辑等等,可以举一反三,好好思考一下。 逻辑本质是一样的,不要可以去翻译!